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
编号 |
组1 |
组2 |
组3 |
组4 |
组5 |
组6 |
组7 |
组8 |
处理 |
葡萄糖溶液浸泡 溶液中通入空气 |
葡萄糖溶液浸泡 溶液中通入CO2和N2 |
蒸馏水浸泡 水中通入空气 |
蒸馏水浸泡 水中通入CO2和N2 |
||||
光照 |
黑暗 |
光照 |
黑暗 |
光照 |
黑暗 |
光照 |
黑暗 |
|
检测结果 |
有淀粉 |
有淀粉 |
有淀粉 |
无淀粉 |
有淀粉 |
无淀粉 |
有淀粉 |
无淀粉 |
回答问题:
(1)光照条件下,组5叶片通过__________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___________的光解。
(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______。
(3)组2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____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__,后者是通过__________ 产生的。
(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________(有、无)淀粉。
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抗病的,也有不抗虫、不抗病的。为了判定有关性状的显隐性,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甲、乙进行杂交(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A、a和B、b表示),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序号 |
杂交组合类型 |
紫色不抗虫 |
白色不抗虫 |
1 |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甲 |
210 |
208 |
2 |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乙 |
0 |
280 |
(1)基因A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紫色素的代谢过程,合成酶时翻译过程在细胞质的上进行,通过tRNA上的与mRNA上的密码子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相应位置上。
(2)上述两对性状中,是显性性状,亲本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甲、白色抗虫乙的基因型分别是。若用纯合的白色抗虫植株与紫色不抗虫植株杂交,F1自交,则F2中,表现型与亲本不相同的比值为。
(3)黄萎病是棉花的严重病害,在栽培棉中,仅海岛棉具有高度抗黄萎病的特性,有人选择抗黄萎病的海岛棉与不抗黄萎病的陆地棉进行有性杂交,结果几乎不产生杂交子代,原因是。
(4)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成功培育出抗黄萎病的陆地棉新品种。该技术的核心是,此过程使用到的酶有。
图甲为三种植物(Ⅰ、Ⅱ、Ⅲ)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图甲中b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光照强度为a点时,既没有CO2的吸收也没有CO2释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在这种情况下,植物_________(能、不能)积累有机物。为加快植物生长,可使用人工光照,比较适合的光源是_________(白光、绿光)。
(2)图甲中的三种植物最适合于生活在阴凉环境下的是________ 。
(3)连接图乙中“1”和“2”两个过程的关键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研究CO2中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通常采用________方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片,若突然停止供给CO2,请在右图中绘出叶绿体中NADPH([H])含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曲线。
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2 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由a→e逐渐加强),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光照强度(klx) |
0(黑暗) |
a |
b |
c |
d |
e |
白瓶溶氧量mg/L |
4 |
12 |
18 |
26 |
32 |
32 |
黑瓶溶氧量mg/L |
4 |
4 |
4 |
4 |
4 |
4 |
(1)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4mg/L的原因是;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在24 h内呼吸消耗的O2量为mg/L。
(2)当水层光照强度为c时,在24h内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mg/L。光照强度至少为(填字母)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当光照强度为(填字母)时,再增加光照强度,瓶中溶解氧的含量也不会增加。
(3)若将a光照下的白瓶移至d光照下,则瓶中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其主要原因是。C3经一系列变化可形成。
某地区天气晴朗时,中午12时的光照最强烈,测得大田小麦植株上部叶片光合作用在上午11时左右时速率最高,而下部叶片在中午12时左右时速率最高。以下对限制小麦光合作用的主要外部因素的分析,不霉碡的是
A.11时之前,光照是全部叶片的限制因素 |
B.11时至12时之间,上部叶片的限制因素是光照,下部的是二氧化碳 |
C.12时之后,光照将成为下部叶片的限制因素 |
D.12时,上部叶片的限制因素是二氧化碳 |
右图为酵母菌细胞结构示意圈。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结构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_____;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
(2)图中含有RNA的结构有(填序号)。
(3)图中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但能释放的结构是(填序号)。
(4)为制备酵母菌原生质体,需用酶解法除去结构①,但应在溶液中进行。
(5)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有
(填下列操作的序号)。
①将适量干酵母放人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③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④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