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 
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贞观政要》 
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没有关系?理由何在?
②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③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铭记历史,拒绝战争,是人类共同的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一 "两大集团纷纷扩军备战,给世纪(20世纪)初的世界蒙上了战争的阴云,战争的气息随着争夺的升级而越来越浓。"
(1)文中的"两大集团"是指什么?哪一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1931-1937年中国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材料二见下图

(2)密电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哪一事件?密电反映了蒋介石怎样的态度?导致了什么后果?
材料三埃德加·斯诺,在(北平)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时,他大声质问:"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兵?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军队撤出宛平?"
(3)埃德加·斯诺的质问针对的日军侵华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后,中国的抗战进入了哪一新的阶段?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
(4)请回答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结束的标志性事件
材料四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材料五见下图

(5)材料四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材料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改革与革命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95年至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摘自许知远《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
(1)材料一中"失败"指的是什么?"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在中国后来转化成了怎样的实际行动?这一行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1851年和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这两年在中国大地上各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
(2)请说出在以上年代发生的革命运动名称及其领导人。
材料三见下图

(3)根据右图分析"一五"计划优先发展的重点是什么?优先发展的企业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材料四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又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4)材料四所说的"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发生的"深刻的变化"指的是什么?简要说明这一"深刻的变化"对中国农民及农业产生的影响。

创新与开放,促进发展和进步,保守与封闭,导致停滞和落后。
【制度创新】
秦汉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和防止官员贪腐开创了监察制度并不断加以强化。
(1)下图为秦朝行政系统简表。根据图示,说出中央三大官职之间的关系。其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谁?

(2)汉武帝时期,在中央和地方分别设置了负有监察职能的官职,以监督京师百官和皇族及地方官员。请分别写出上述官职的名称。
【对外交流】
西汉以来,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料贸易络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3)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被称为什么?谁为开拓这条"通道"做出了突出贡献?请说出这条"通道"的起点和最远到达的大洲。
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在航海中广泛使用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某一项成就。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政府的态度和航海科技两个方面,总结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封闭落后】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5)上述材料反映出清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材料说说你对这一政策的理解。

美国,这个从殖民地中诞生的国家,史册中记载着辉煌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也留下了印第安人的血泪与奴隶制度的罪恶。这个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有人总结它的崛起利益于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三次科技革命,同时,通过"新政"最终摆脱了危机,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演绎了一个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成为"世界领袖"。这就是大洋彼岸值得我们认真阅读的国家。
(1)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两次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件分别是什么?
(3)是谁领导了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他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请举一例说出美国作为"世界领袖",推行霸权主义的表现。
(5)纵观美国崛起的历程,请你谈谈对中国的发展有哪些启示?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作为昔日罗马帝国的中心――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是"黑暗时代",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整体倒退时期,所以努力复兴古典文化。但"复兴"其实是对现实人类知识和思想的空前解放与再创造,有着积极的作用。
――摘自《看得见的世界史》
材料二他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腐朽,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的恶棍"。
――摘自人教版初中《世界历史》
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马。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摘自人教版初中《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复兴"指的是什么运动?被称为"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的是哪一位?
(2)材料二中"他"是谁?他的主张体现了哪一场运动的核心思想?
(3)材料三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的发表标志着哪一重大理论的诞生?
(4)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