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0年,丹麦科学家詹森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对植物的向光性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如图)。下列有关詹森探究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实验目的是探究向光性与尖端的关系
B.实验目的是探究向光性由单侧光引起
C.实验目的是探究是否产生并向下运输并促进生长的物质
D.以上各项都是詹森探究的目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某些信息传递过程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仍然能够产生感觉
B.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会发生于细胞核中
C.如果该图表示激素调节过程,则a为下丘脑、b为脑垂体、c为胰岛A细胞
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则a为B细胞、b为效应B细胞、c为靶细胞

如图是一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 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 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 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PM2.5进入人体后,被某细胞吞噬,导致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C.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一定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下图细胞Ⅰ、Ⅱ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是


细胞Ⅰ
细胞Ⅱ
物质E
物质F
A
下丘脑细胞
垂体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
受体
B
效应T细胞
病原体
抗体
抗原
C
甲状腺细胞
垂体细胞
甲状腺激素
受体
D
T细胞
浆细胞
淋巴因子
受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