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捍卫思想自由的原则 B.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现象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苏格拉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官僚的选拔和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两大问题。围绕这两个问题,在制度方面有重大突破的朝代是

A.元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秦国统治者的苛政导致了自身的落后 B.秦国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
C.东方六国君主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 D.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从197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26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

A.毛泽东主政时开始启动对外开放 B.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
C.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D.中国开始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主动接近日本代表团并与之进行了两次会谈。日方认为这次会晤“开辟了日中两国贸易乃至邦交正常化的道路……日中会晤是日本参加万隆会议‘最大的收获’”。材料中“最大的收获”主要是指

A.战后中日两国开始官方接触 B.促成了中日贸易的发展
C.日本掌握了对中国外交的主动权 D.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