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
| B.2Na2O2+2H2O=4NaOH+O2↑ |
| C.FeO+4HNO3(浓)=Fe(NO3)3+NO2↑+2H2O |
| D.Mg(HCO3)2+4NaOH=Mg(OH)2↓+2Na2CO3+2H2O |
在盛有足量A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B,发生反应:A(s)+2B(g)
4C(g)+D(g) △H<0。在一定温度、压强下达到平衡。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B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保持压强一定,当温度升高后,则图中θ>45° |
| B.若再加入B,则正、逆反应速率均逐渐增大 |
| C.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50% |
| D.若保持压强一定,再加入B,则平衡后反应体系气体密度减小 |
X、Y、Z、W、R是周期表前20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R,Y与W分别同主族,Z原子最外电子数是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X与Y可形成X2Y和X2Y2两种液态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5℃时0.1mol/LX2W溶液的pH>1-lg2 |
|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RYX>R2W |
| C.热稳定性:X2Y>X2W |
| D.由X、Y、Z、W、R五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可作净水剂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物质的量浓度为10-3mol/L的醋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B.上图可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同浓度的NaA溶液的pH大于NaB溶液
C.25℃时,pH=2的1.0 L 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为10-12NA
D.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一定是熵增的反应
25℃时进行四组实验,其中“实验内容”与对应“现象或结论”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
实验内容 |
现象或结论 |
| A |
向2SO2+O2 2SO3的平衡体系中加入由18O构成的氧气 |
则SO2中的18O的含量会增加 |
| B |
向pH=1的盐酸和醋酸各0.5L的溶液中各加入1.4g铁粉 |
醋酸中生成H2的速率快且最终气体量多 |
| C |
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其中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 |
阴极逸出气体且附近溶液渐呈红色 |
| D |
以Pb为负极,硫酸溶液为电解质的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 |
负极质量增加,SO42-向负极迁移,溶液pH增大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KI与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氧气:4H++O2+6I- = 3I2+2H2O |
| B.亚硫酸钠溶液与双氧水混合:SO32-+2H2O2 = SO42-+2H2O+O2↑ |
| C.a mol FeI2溶液中通入2a mol Cl2:2Fe2++4I-+3Cl2 = 2I2+2Fe3++6C1- |
| D.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SiO32-+CO2+H2O = H2SiO3↓+CO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