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秋出孔子,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下图就是造型庄重、严谨的武夷山“朱熹纪念馆”。殿前大门两侧有“接伊洛之渊源,开闽海之邹鲁”的草书楹联。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朱熹开创了儒学发展的新局面
B.朱熹对儒学向南方地区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C.朱熹居于传统文化发展的“承上启下”地位
D.形成理学与儒学南北鼎立的局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史料记载,公元1384年9月14~28日皇宫收到奏章1160件,共计3291件政务。“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皇帝下令()

A.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 B.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
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D.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共议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掌握实权,南宋史尧弼描绘道:“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这种现象使得宋代()

A.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 B.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C.地方势力得到增强 D.官僚队伍膨胀及滥政

《新唐书》记载:“(卢商)早孤,家贫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作为文献史料,此记载可用于佐证唐代科举制()

A.体现九品官人法的原则 B.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C.选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 D.进士科是入仕唯一途径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