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9日,涟水县城区教育届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在江苏省涟水中学设立分会场,我校部分师生及实验小学、向阳小学等城区学校的教职员工参加了选举。据此回答题我校高一绝大多数学生没能参加这次人大换届选举,对此有如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这部分学生被剥夺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B.这是对学生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侵犯 |
| C.它说明我国的民主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
| D.它说明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不是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唯一条件 |
本次选举所需费用全部由国库开支,不需要由选民和候选人支付一分钱,这说明我国的民主
| A.具有物质保障 | B.具有法律保障 | C.具有制度保障 | D.具有政治保障 |
本次选举办法规定,选民在选举时可以在候选人的姓名前画圈表示支持该候选人入选,可以在候选人姓名前画叉表示反对该候选人入选,也可以另选他人。这说明,此次选举属于
| A.直接选举 | B.间接选举 | C.公开选举 | D.秘密选举 |
本次选举办法规定,虽然选票上有五个候选人,但选民投票赞成的只能少于或等于三个人,否则作为废票处理。这说明,此次选举属于
| A.等额选举 | B.差额选举 | C.委托选举 | D.自由竞选 |
在本次选举中,有的人什么人也不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这是错误的,因为他不珍惜自己的权利 | B.这是正确的,因为他自觉履行了义务 |
| C.应该批评,因为他干扰了选举的正常进行 | D.应该尊重,因为这是他的权利 |
本次选举办法规定,选民在行使选举权利时,不得干涉他人选举,不得强制他人选举或者不选举某某人。这说明
| A.公民的义务总是受到权利的约束 |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
| C.我国公民都能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 D.权利和义务都是公民主人翁地位的体现 |
这次选举是在涟水县教育局党委的领导下进行的,整个选举过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体现了江苏省涟水中学及兄弟学校广大师生员工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这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必须
| A.充分表达自己的各种意愿 |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 C.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D.拥护党政领导提出的各种决策和方案 |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数据显示,从2012年实施“营改增”以来,已累计减税484 8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纳入“营改增”试点的纳税人共计5 09万户。“营改增”的积极效应是
①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扩宽财政收入来源
②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有益经济结构调整
④完善国家财税制度,强化财政支出约束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今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定调的财政政策如图所示,这种财政政策可以
|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
| 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
| 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
| 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
据中国结算统计,2015年第一季度,新增股票账户同比增长433%,达到795多万户,其中,80后成为主力军,55岁以上人群也有一定比例;从持股看,90%以上账户持股市值50万元以下。投资者交易活跃,两市交易金额41.18万亿元,同比增长238. 4%……分析回答以下问题。上述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股民
| A.尊重资金市场,把握市场时机,促成投资收入成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
| B.对股市风险缺少足够的认识和警惕,皆盲目跟风炒作 |
| C.总体对证券市场充满信心,期待通过投资分享改革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成果 |
| D.懂得企业转型趋稳,经营效益骤升,预期股息看涨入市必定“载盈而归” |
2015年的七八月份,中国股市暴跌成灾。多位股民表示自己的生活已经被这场股市暴跌给彻底改变了。一场股灾让大家冷静思考到底如何去对于家庭的资产做合理的规划。下列属于合理投资规划的是
①适当选择安全性好的债券投资
②彻底放弃高风险的股票市场投资
③注意投资方式多元化选择
④抑制消费选择风险低的储蓄存款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2015年一季度黄冈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加大创业培训、创业基地建设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力度,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保持了就业局势基本稳定,但也存在劳动力供需市场结构性失衡,企业薪酬待遇与劳动者期望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要解决好黄冈市的就业问题,需要政府
①做好经济发展与劳动力供求规划
②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③政府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
④完善用工制度,加强劳动保障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压低劳动力成本为代价来谋求增长的路子走不通也不能再走。工资跑赢CPI,这是工资正常增长的底线,否则工资增幅低于物价涨幅,劳动者日子会越过越差。据此回答以下问题.以上材料预示着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谋求新的增长的根本出路在于
| A.转产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 |
| B.确保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 |
| C.依靠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
| D.依靠政府补贴和资金扶持 |
分析认为:劳动者的工资增幅低于物价涨幅,劳动者日子会越过越差,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的保持、经济的良性发展终将受损。下列分析符合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又符合这一循环的传导路径的是:劳动者的工资增幅低于物价涨幅
| A.劳动者的公平权利未能得到切实保障→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受损→生产力的发展受限 |
| B.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受限→劳动者增收乏力→劳动者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失去前提和基础 |
| C.劳动者难以共享发展成果,有失公平→改革与发展失去稳定前提→人民生活难得保障 |
| D.劳动者消费水平提高的基础受限→国内消费需求驱动经济乏力→经济良性发展受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