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南亚国家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多样,具有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据此回答题。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的水热条件 |
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
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
D.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 |
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亚以白色人种为主,而南亚以黄色人种为主 |
B.东南亚适宜天然橡胶生长,而南亚有利于棉花种植 |
C.南亚产业属于资源密集型,而东南亚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 |
D.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聚集之地,而东南亚华人华侨相对较少 |
读图,完成问题。①、③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
A.现代型和原始型 | B.原始型和现代型 | C.现代型和传统型 | D.传统型和现代型 |
③与①相比死亡率高的原因是()
A.战争 | B.疾病 | C.生活水平差 | D.老年人口多 |
与②人口增长模式相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是()
图中MN、EF分别是半个晨昏圈和半个经线圈,MN、EF相交于O点且垂直,O是它们的中点;O、P分别是MN、EF的纬度最高点。读图回答小题。若某日OP间的纬度差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则该日
A.M点昼长夜短 |
B.太阳直射在回归线 |
C.E、F两地的昼长相等 |
D.M、N正午太阳高度为90° |
若某日O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42°,则
A.O点的纬度是48º |
B.F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8º |
C.M点的纬度是21º |
D.E点的纬度是21º |
下图为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正方形网格的实地面积为4平方千米。读图回答小题。甲、乙两地之间的坡度最接近
A.arctan0.1 | B.arctan0.2 |
C.arctan0.3 | D.arctan0.35 |
图中堤坝的主要作用是
A.减轻河流洪水泛滥时对聚落的危害 |
B.阻挡滑坡体进入河道,保证河流的通畅 |
C.便于在堤坝上安全行走,具有道路功能 |
D.作为东兴与苏巴阳聚落的重要旅游景观 |
读俄罗斯主要水泥厂分布图,回答小题。从水泥厂分布情况,可推测俄罗斯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 B.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 |
C.东部人口密度较西部小 | D.东部经济较西部发达 |
以下不属于甲水泥厂区位优势的是
A.临近海港、交通便利 | B.经济发展、市场需求 |
C.地势平坦、平原广大 | D.临近边境、便于出口 |
下图为2012年1月12日至2月9日我国某地气象站每天早晨8时积雪深度、无雪地温和雪盖地温(有积雪覆盖的地面温度)变化统计图。积雪隔绝了地面与大气,阻止了它们之间的热量交换,能够保住土壤的热量。读图回答小题。图中表示积雪深度、无雪地温、雪盖地温变化的三条曲线依次是
A.甲、乙、丙 | B.丙、乙、甲 | C.甲、丙、乙 | D.乙、丙、甲 |
下列时间段内,积雪量变化最大的是
A.1月16日~17日 |
B.1月20日~21日 |
C.1月27日~28日 |
D.1月28日~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