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据此,美国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体现了以下原则
①联邦制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消灭奴隶制度的原则 ④人权至上原则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从模式上突破了早期现代化理论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B.十月革命的胜利 |
C.“二月革命”的爆发 | D.巴黎公社的成立 |
以下对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解读,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
时间 |
重大历史事件 |
1765年 |
工业革命开始 |
1785年 |
瓦特改良蒸汽机 |
1840年前后 |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
1848年 |
马克思主义诞生 |
1850年前后 |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
1870年前后 |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
1871年 |
巴黎公社革命 |
A.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阻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 )
①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②无产阶级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④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和平协议 |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
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
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全新的现代性”是指( )
A.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
B.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 |
C.战争促进中国民族意识觉醒 |
D.抗日战争促成了全国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