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文学界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其中《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中的文字清晰地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可见( )
A.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B.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
D.史书典籍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和科学材料为基础的,它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本质问题,在自然观上它明确指出:自然界是客观的。据此回答问题。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按照自然法则自发地调节、演化和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受意识的影响 ②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③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④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之所以说“自然界是客观的”,是因为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受人类的影响 |
B.人类产生前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
C.人类能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 |
D.人类与自然界能和谐相处 |
下列属于物质的是( )
①《汉语言文学》 ②抗震救灾精神 ③青藏铁路上飞驰的列车 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
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B.世界万事万物都正在永恒发展 |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3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大片建筑物倒塌,通信全部中断,电力供应和饮用水保障处于极端困难之中。这场海地自1770年以来最严重的大地震,使这个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掌握地震灾害发生的确切时间。这告诉我们
①错误的认识对实践不具有指导作用 ②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③人们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 ④并非所有的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
A.①② ![]()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