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在文化建设中应怎样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信息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信息二: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的主旨是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将政府职能交叉,业务趋同的机构相对集中到同一个部门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1),建立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必须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分析说明怎样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第六次政府机构改革主旨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信息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创造新形式,尝试新方法,为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其中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代表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2009年5月22日上午9:30-10:30,某市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一德走进该市网高清视频演播室,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假如你与市长赵一德在线交流有关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问题,请完成以下内容。
(1)除了网上监督的方式外,请你例举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2)作为一位公民,你应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
信息二:在谈到到某市工作三年,到政府工作一年多的感受和体会时,赵一德用了16个字做了概括,那就是“科学发展、民生至上、多留空间、少留遗憾”。也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该市的发展,以自己正确的政绩观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做一些合规律、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政府应如何做到“民生之上”?
阅读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我国CPI变动情况,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注:CPI即消费品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1)简要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图中CPI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3)面对图中CPI的变动,你认为政府如何应对?
中国号称“自行车王国”,但现在恐怕加上个“电动自行车王国”的称号也当之无愧。五年前,电动自行车还是“稀罕物”,价格高达4000元左右,利润十分丰厚,使自行车厂、摩托车厂、电池厂纷纷转型生产电动自行车。随着近千家企业加入生产电动自行车行列,展开了价格、品牌、技术、服务等竞争,不仅使电动自行车的平均价格降至1500—2000元之间,而且使我国成为
世界上电动自行车产量、出口量最多的国家;电动自行车品种、型号最多的国家;电动自行车质量、技术世界最先进的国家。当然,短短几年时间,我国电动自行车的十大品牌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而不知名企业开始寻求转产其他产品,有的电动自行车企业甚至陷入经营困境,面临破产。
我国电动自行车业发展过程是怎样体现价格变动对生产影响的?
中部地区在我国历史和现代社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洪武时期湖北地区移民的迁入迁出分布示意图
江西师范大学方志远教授认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首先“填”的都是平原及丘陵区,而“湖广填四川”几乎是与“江西填湖广”同时发生的。
……江西在元末属于陈友谅的势力范围,即使在朱元璋统一全国以后,其残余势力仍然对明政权构成威胁。因此,江西地区长期遭受着明朝统治者的“重赋”待遇。
材料二 ……过去5000年大概有3000年出头甚至更多,我们中国最精彩的故事在河南发生。我们已经有22个朝代在这里建都。随着我们国家最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我们又看到了中国部地区加快复兴的前景……回往过去30年……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所有的资源都在流明。……打开国门之后,资本、技术、投资、贸易机会、人才各种要素向哪里转移?中国的沿海区域,首先是珠三角、然后是环渤海。我们今天中国沿海城市看到了和世界一流城市差不多的场景。过去五年一个非常清晰的现象是若干资源要素开始向中国内陆转移。画一路线图的话中国沿海地区,中国内陆地区……
——郑州市副市长薛云伟《商业文明与城市变迁》(2009年12月6日)
材料三多年来,中部成为国家宏观战略政策支持的边缘化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在“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面临日益困难的窘境。2001年,全国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首次出现东快、西次、中部居后的局面,中部塌陷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针对中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的状况,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争取到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
(1)请结合材料三,从经济常识角度谈谈你对国务院采取措施促进中部崛起的认识。
(2)中部崛起,政策支持不可或缺,但发展关键还得靠自己。试说明这一观点的哲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