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玉米体细胞(2N=20)若干代后,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细胞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A.10,20 | B.20,20 | C.20,40 | D.20,10 |
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 B.同源染色体联会 |
C.有纺缍体形成 | D.着丝点分开 |
下图为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几个时期的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精子形成过程的顺序为A→C→B→D |
B.D图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 |
C.B图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之比为1:2 |
D.A图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C图中有两个四分体 |
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由4种核糖核苷酸组成 | 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 |
C.碱基与磷酸基团相连接 | 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 |
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实验鼠,已知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则实验鼠繁殖后,子代表现型的理论比值黑色∶
褐色∶白色为()
A.9∶4∶3 | B.12∶3∶1 | C.9∶3∶4 | D.9∶6∶1![]() |
花生种皮有紫色和红色,壳有厚薄之分,紫色(R)和后壳(T)分别是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TtRr和ttRr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数分别是
A.4种和2种 | B.6种和 4种 | C.4种和8种![]() |
D.2种和4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