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1)为某夫妇含有AaBb两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体细胞示意图;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3)为该妇女在一次生殖过程中生出男孩甲和女孩乙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A与a、B与b分离;A与B(或b)、a与B(或b)自由组合发生在图(2)中D时期 |
| B.图(3)中过程X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
| C.图(2)所示细胞分裂方式与图(3)中过程Y的细胞分裂方式相同 |
| D.该夫妇在此次生殖过程中形成了2个受精卵,即生出异卵双胞胎 |
对交叉互换描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 B.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
| C.发生在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 D.发生在不同细胞之间 |
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 A.减数第二次分列前期 | B.有丝分裂前期 |
| C.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 D.有丝分裂末期 |
进行染色体分析时,发现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该病人的双亲在形成配子时,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初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
| B.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
| C.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
| D.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
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其细胞中的染色体状况可能是
| A.22条常染色体+XY | B.44条常染色体+XY |
| C.44条常染色体+XX | D.22条常染色体+Y |
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和F1自交后代F2的基因型分别是
| A.4和9 | B.4和27 | C.8和27 | D.32和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