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景引起了广泛的热议.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②金比氢活泼;③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
④可以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测其酸碱度; ⑤“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
A.①④⑤ | B.①②③ | C.③④⑤ | D.①③ |
南京将从今年7月起正式发布PM2.5检测数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树叶和秸秆,都会产生PM2.5 |
B.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
C.PM2.5是二氧化硫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的混合物 |
D.PM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
向含有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00g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下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
B.M点溶液比P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 |
C.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个数不变 |
D.沉淀完全时,m1的数值为80 |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检验NaCl中含有Na2CO3 |
加水溶解 |
B |
鉴别NaOH和Ca(OH)2溶液 |
加Na2CO3溶液 |
C |
除去CaO中的CaCO3 |
加足量稀盐酸 |
D |
除去CO2中的CO |
通入足量NaOH溶液 |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C.碱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则碱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
D.同种分子能构成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是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 |
下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
B.t1℃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0% |
C.在温度高于t2℃时,100g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大于100g 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
D.t2℃时的NaCl溶液与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