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 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
“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而田之所入,豪民得其半,耕者亦得其半”。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土地的何种经营方式( )
A.自耕农经营 | B.田庄式经营 |
C.租佃制经营 | D.官民合营 |
图1和图2是中国古代牛耕示意图,从图1到图2反映了()
A.铁农具的推广 |
B.犁耕技术的改进 |
C.畜牧业的发展 |
D.小农经济的形成 |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美国前国务卿赖斯认为, 当今世界的多极化是“世界动荡和混乱之源”,多极化主张是“不道德”的。该观点表明她
A.认为多极化将带来动荡与不安 |
B.主张推行霸权主义,维护“单极世界” |
C.认为提倡多极化是反人类 |
D.主张建立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
二战后,英国最早以“福利国家”自诩。1961年英国各种福利开支在国民支出中的比重为37%, 1970-1971年占59.93%, 1979-1980年则占63.25%。英国社会发展可能因此
①影响经济增长 ② 增加财政负担③ 激化社会矛盾④改善低阶层收入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