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
|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
|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
|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
(2015年安徽卷文综22)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史家的工作和自然科学家正相反,专务求‘不共相’。倘若把许多史迹相异的属性剔去,专抽出那相同的属性,结果便将史的精魂剥夺净尽了。”下列观点与此相近的是()
| A.史学即史料学 | 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 C.治史所以明变 | D.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
(2015年北京卷文综12)“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
①秉笔直书②言必有据③论从史出④以小见大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2015年山东卷文综19)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 C.戊戌变法 | D.辛亥革命 |
(2015年山东卷文综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
|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
(2015年上海卷历史2)“什尔巴克,这是个你也知道的市镇,它的位置在幼发拉底。那是个古老的市镇,诸神都在那里存身,是他们让诸大神泛起洪水……”以上文字出自()
| A.《吉尔伽美什》 | B.《罗摩衍那》 |
| C.《摩诃婆罗多》 | D.《荷马史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