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图 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图
| A.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合法化 | B.民族资本主义力量相对弱小 |
| C.民族工业得不到政府的支持 | D.自然经济所占成份微不足道 |
1932年,荣氏兄弟成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这主要得益于
| A.合理的社会制度 | B.国内的和平环境 |
| C.政府的经济政策 | D.提倡国货运动 |
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为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②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殖民地社会
③西学传入,旧思想、旧观念受到冲击
④中西合璧是中国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
| C.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 D.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充分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互为支撑,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最终促成了德意志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上述材料表明
|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
| B.专制集权符合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
| C.1871年宪法基本符合当时德国国情 |
| D.容克阶级在政治上能够自我近代化 |
对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工业发展是英国增长的动力 | B.英国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
| C.英国国民生产总值领先世界 | D.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