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申报》报道:“妇人女子原宜深藏闺阁,不令轻见男子之面……乃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暄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日甚一日,莫能禁止。”对该报道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传统道德礼教观念受到冲击 | B.近代中国女子开始走向社会 |
C.妇女解放思潮悄然兴起 | D.上海社会风气已彻底改变 |
右图是中华民国22年3月22日《华北日报》刊登的《长城战区各口形势略图》。与图示形势直接相关的是()
A.日本扶植建立伪满洲国 |
B.日本吞并热河省,威胁华北 |
C.日本全面侵占平津地区 |
D.日本侵入山西省,夺占太原 |
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民主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和崇高人格,成为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并取得伟大胜利的精神动力。下面两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1921年和1922年 | B.1927年和1928年 |
C.1937年和1938年 | D.1949年和1950年 |
民国“名记”第一人黄远生认为“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本源所在,在其思想。”为解决“本源”问题,近代先进的中国人()
A.倡导中体西用冲击“天朝上国”观念 | B.改革教育制度培养大批近代化人才 |
C.宣传民主科学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 | D.借用进化论原理阐明男女平等之理 |
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读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该表所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南方 |
北方 |
|||||||||||
南 京 |
浙江 |
福 建 |
四 川 |
广 西 |
江 西 |
湖 广 |
广 东 |
北 京 |
山 东 |
山 西 |
河 南 |
陕 西 |
27 |
26 |
11 |
9 |
2 |
22 |
12 |
5 |
17 |
13 |
5 |
11 |
2 |
114 |
48 |
A.明代中国政治中心向南方转移B.南方较北方更重视科举考试
C.明代中国的文化重心在南方 D.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热衷于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