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有关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子ATP中含有 个高能磷酸键。
(2)图中的a、b分别代表 .
(3)进行①反应时能量c用于 ,进行②反应时能量d用于 ,由此可见能量是不可逆,物质是可逆的。
下图表示同一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后回答:
(1)a曲线表示该种群的生长环境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限制。
(2)b曲线表示该种群生长在__________________环境中,
影响该种群个体生存的生物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图中阴影部分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物种入侵已成为破坏我国原有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因素。如水花生(空心莲子草)本是我国从国外引进作为饲养动物的青饲料,现在却成为危害极大的杂草,水花生进入我国后不太长时间内的种群生长曲线符合______________曲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回答:
(l)图中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___形,表示K值的一点是______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___________。
(3)迁入种群第2年后,增长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 N=________头。
A.30 B.32 C.64 D.96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据图分析:甲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型;乙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____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4)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图中的曲线______________。
种群数量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据图回答:
①在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或湿度偏离最适湿度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会______________。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影响_____________的作用。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是温度和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②昆虫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③经调查,第一年此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条件下,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λ=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Ⅰ.下列实验中必须使用活细胞做实验材料的是()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 | B.制备细胞膜 |
C.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 D.线粒体的观察 |
Ⅱ.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资料: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低于20%;普通饲料可维持小鼠正常生长;A动物蛋白有可能用于饲料生产。
一、研究目的: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二、饲料:
1、基础饲料:基本无蛋白质的饲料;
2、普通饲料(含12%植物蛋白):基础饲料+植物蛋白;
3、试验饲料:基础饲料+A动物蛋白。
三、实验分组:
实验组号 |
小鼠数量(只) |
饲料 |
饲养时间(天) |
1 |
10 |
基础饲料 |
21 |
2 |
10 |
试验饲料1 (含6 %动物蛋白) |
21 |
3 |
10 |
试验饲料2(含12 %动物蛋白) |
21 |
4 |
10 |
试验饲料3(含18 %动物蛋白) |
21 |
5 |
10 |
试验饲料4(含24 %动物蛋白) |
21 |
6 |
10 |
Ⅰ |
Ⅱ |
四、实验方法和检测指标:略
①实验组6中,Ⅰ应该为;Ⅱ应该为;
②要直观和定量地反映小鼠的生长情况,可以测量小鼠的;
③为了减少实验的误差,对实验小鼠的要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