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吉林省是全国玉米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的玉米秸秆被农民燃烧,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还污染环境。现在可以利用玉米秸秆生产 “绿色能源” 乙醇。利用玉米秸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1)玉米秸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       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2)为了鉴别能产生该酶的微生物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______________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               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___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3)在生产糖液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             技术。该技术更适合采用的方法是                     
(4)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________,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该菌种温度控制在          。糖液中必需含有的营养成分是                。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           来检验。
(5)利用糖液还能进行果醋发酵,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发酵与食品生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分)雌性荧火虫尾部的提取液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称为荧光素酶系溶液),该酶能利用ATP能量,催化荧光素与氧气反应形成能发出特定荧光的氧化型荧光素,荧光强度与反应体系中的ATP量成正比,利用该原理可测量不同萌发阶段种子样液中ATP的含量,实验方法如下:
(1)比色杯(容器)中分别加人浓度为1 x 10-7 M、1 x 10-8 M、1 x 10-9 M、l x 10-10 M、1 x 10-11M的ATP溶液0.2ml,向各比色杯中加人0.8ml荧光素酶系溶液,混匀后立即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各比色杯发光强度,实验设定的温度为25℃,pH为7.4—7.8。以坐标图形式绘出ATP浓度与发光强度关系曲线。
(2)将未萌发、萌发12小时、萌发24小时的玉米胚10粒,70℃高温处理后,经研磨、提取,获得组织样液。利用荧光素酶系溶液测定荧光强度,从(1)所绘出的曲线中查出相应ATP浓度值。回答下列问题:

填写表格:①_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
步骤(2)中设定的温度与pH值应是___________
玉米胚组织样液中的ATP主要来自细胞的__________(生理过程),萌发24小时后玉米种子该过程增强,但样液发光强度并无成正比增强,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

(14分)海带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藻类,我国沿海各地都有大规模养殖。科技
人员对影响海带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探究,获得如下结果(P/R值:一定条件下光合作
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的比值)。据图回答:

(1)据甲图,海带的光合速率与____等环境因素有关,图示在光照强度低于100umoL/(m2·s)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率随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此时光合速率主要受光合作用过程中______阶段的限制。光强度超过100umoL/(m2·s)后,温度为25oC时海带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另两种温度条件,温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阶段。
(2)从甲图可见,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的速率不再增加,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25℃时净光合速率增加,但P/R值却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4)上述净光合作用速率测定都是在实验室中通过人工控制变量的条件下进行的,所获得的数据与海带在海洋环境的相应真实数据有一定误差,任意写出一种可导致误差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图10是某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部分。E表示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E4分别表示蜗牛、杂食性小鸟、鼠、野兔同化的能量。请回答:

(1)草属于生产者,蜗牛、野兔等属于消费者,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包括______________。
(2)鼠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____________的形式散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_____________。
(3)此食物网中,小型猛禽属于________消费者,蜗牛与野兔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
(4)此地曾经发生火灾导致动植物大量死亡,后来由于环境适宜,又变得生机勃勃,这种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__。
(5)调查人员随机设置样方调查蜗牛的种群密度,某个样方内蜗牛分布如图11,该样方的蜗牛数应记为_______个。调查该地区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图一是生长素发现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由图①和图②可以证明胚芽鞘具有______________。由图④和图⑤可以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
(2)由图_______和图________可以证明胚芽鞘尖端能够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并且向下部运输。
(3)1931年,科学家首次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是________。
(4)为了研究生长素在胚芽鞘内的运输方向,科学家做了图二所示实验。其中,A、B、C、D为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请根据实验结果在下图所示的⑧、⑨方框中分别画出胚芽鞘C、D的生长示意图。该实验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

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回答:

(1)图甲表示_____________免疫,图乙表示_____________免疫。
(2)图乙中具有识别能力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在非特异性免疫中也能发挥作用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③经过______________形成④____________。
(3)若HIV侵入人体,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细胞,使人患艾滋病,其特异性免疫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抗原为某种灰尘中的尘螨,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尘螨时会引起哮喘,这属于免疫失调疾病中的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