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所示是A、B两个质点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时刻质点A在质点B的前面
B.质点B运动的速度始终比质点A运动的速度大
C.在
前质点A的速度一直大于质点B的速度
D.质点B在
时追上质点A,然后运动到质点A前面
如图所示,在第二象限中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第一象限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有一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电量为q,质量为m)以垂直于x轴的速度v0从x轴上的P点进入匀强电场,恰好与y轴成45°角射出电场,再经过一段时间又恰好垂直于x轴进入第四象限。已知OP之间的距离为d,则
| A.带电粒子通过y轴时的坐标为(0,d) |
B.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C.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 |
D.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
黑体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在神州十号飞船中由女航天员王亚平执教,在太空中王亚平演示了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授课内容主要是使青少年了解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在太空仓中演示的悬浮的水滴。关于悬浮的水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绕地球运行时的线速度一定大于7.9 km/s |
| B.水滴处于平衡状态 |
| C.水滴处于超重状态 |
| D.水滴处于失重状态 |
如图,在一半经为R的球面顶端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现给物块一初速度v0,,则
A.若 ,则物块落地点离A点![]() |
B.若球面是粗糙的,当 时,物块一定会沿球面下滑一段,再斜抛离球面 |
C.若 ,则物块落地点离A点为R |
D.若移 ,则物块落地点离A点至少为2R |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卫星,“嫦娥三号”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其轨道半径为r1,运行周期为T1;“天宫一号”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其轨道半径为r2,周期为T2。根据以上条件可求出()
| A.“嫦娥三号”与“天宫一号”所受的引力之比 |
| B.“嫦娥三号”与“天宫一号”环绕时的动能之比 |
| C.月球的质量与地球的质量之比 |
| D.月球表面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
已知近地卫星线速度大小为v1、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1,地球同步卫星线速度大小为v2、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2。设近地卫星距地面高度不计,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