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与结果:
①取两个洁净试管编号1和2;
②在1号管中加入2 mL 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2号管中加入1 mL 20%新鲜肝脏研磨液。分别置于100℃恒温水浴5 min;
③将2号试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1号试管,振荡摇匀,再置于100℃恒温水浴5 min,结果未观察到气泡产生。
(2)结果分析:推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可能原因。
。
(3)有人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上边的推断:
①将试管温度慢慢降至37℃,无气泡产生。继续向试管中加入2 mL 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若无气泡产生说明 。
②将试管温度慢慢降至37℃,无气泡产生。继续向试管中加入1 mL新鲜的20%新鲜肝脏研磨液,观察,若无气泡产生说明 。
③如果① 和② 同时成立,则证明原因是 。
下图为某动物体细胞示意图,数字及字母分别表示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中有_______条染色体,有 _______个染色体组。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其后期有_______条染色体。
(2)图中染色体3与染色体 _______(填数字)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基因A与基因 _______互为等位基因。
下图是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遗传系谱图(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A和a表示),请据图回答。(5分)
(1)该病是由__________(填“隐性”/“显性”)基因控制的。
(2)Ⅱ5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Ⅰ1与Ⅱ4的基因型是否相同?_________。
(3)若Ⅱ3与Ⅱ4再生一个小孩,该小孩患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
(4)从根本上说,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4分)
(1)该图表示正在进行减数第______次分裂的细胞。
(2)图中染色体3和______是一对同源染色体。该细胞中有___ 条染色单体。
(3)该细胞减数分裂结束后产生三个极体和一个_____________。
下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3分)
(1)图中[②]代表____________,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①]__________________交替连接而成的。
(2)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__________________原则进行配对。
下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7分)
(1)图中Ⅰ阶段必须在__________(填“有光”/“无光”)条件下才能进行,故称为________阶段。
(2)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02来自(②]_______。
(3)图中Ⅰ阶段为Ⅱ阶段提供[H]和(③]_________,叶绿体中[③]水解成ADP和Pi的
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适宜条件下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若突然减少[④]_______的供应,则(CH20)生成量将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