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4日,在广州亚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刘翔以13.09秒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之前创造的赛会纪录.刘翔在比赛中,主要有起跑加速、途中匀速跨栏和加速冲刺三个阶段,他的脚与地面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阶段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做正功 |
B.匀速阶段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做负功 |
C.由于人的脚与地面间不发生相对滑动,所以不论加速还是匀速,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始终不对人做功 |
D.无论加速还是匀速阶段,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始终做负功 |
下列所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
B.物体的惯性与物体质量有关 |
C.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惯性的大小 |
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B.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 |
C.忽略空气阻力,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 |
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现对物体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保持θ角不变,使F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物体始终未离开水平面),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将()
A.逐渐增大 | B.逐渐减小 |
C.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 D.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 |
某质点做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对这个质点运动描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 B.2s内的位移为12m |
C.在4s末的瞬时速度为12m/s | D.第3s内的位移为21m |
如图所示,并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2m2.在用水平推力F向右推m1时,两物体间的相互压力的大小为N,则()
A.N=F | B.N=![]() |
C.N=![]() |
D.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