鼷鼠的T淋巴细胞在胸腺里,B淋巴细胞在骨髓里成熟、分化。B淋巴细胞遇到抗原就分裂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下面是为了开发痢疾疫苗而把灭活的痢疾杆菌接种在鼷鼠的身上,并调查了痢疾杆菌抗体合成程度与T淋巴细胞对它起的作用(见图)。对上述有关资料的解释或推论正确的是( )
①乙实验中产生了很多抗体是由于第一次接种时产生了记忆细胞。②丙、丁实验中,若没有胸腺则B淋巴细胞绝不会合成抗体。③戊结果表示,抗体合成的最佳状况需要T淋巴细胞的帮助。④被痢疾杆菌感染后,预防痢疾的有效措施是接种疫苗。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③ |
下图中的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它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衰退型和增长型 | B.增长型和衰退型 | C.稳定型和衰退型 | D.稳定型和增长型 |
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减少 |
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 |
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升高 |
D.A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3层膜结构 |
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A.体液 | B.细胞内液 | C.细胞外液 | D.消化液 |
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大白鼠立即出现血糖浓度升高并出现了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该实验不能说明
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 | B.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 |
C.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 | 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
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