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合肥市人口自然变动阶段差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各阶段中,人口总增长最多的是
A.1949~1952年 | B.1958~1963年 | C.1964~1976年 | D.1986~1990年 |
有关合肥市各阶段人口变动的正确叙述是
A.1949~1952年属于低增长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
B.1953~1957年自然增长率和自然增长人数均最高 |
C.1958~1963年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迁入增长较大 |
D.1986~1990年受60年代人口高峰影响生育率较高 |
治理海河、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在易成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②在各大支流的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洼地修筑蓄洪工程
③在下游河段加固堤防,以防决口成灾
④在下游开挖人工运河,分散水流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② | D.②③ |
目前,东北林区的紧迫任务是()
A.伐林种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
B.伐林种药材,增加人参收获量 |
C.推广人工养貂、养鹿,增加经济收人 |
D.合理采伐和保护森林,及时做好森林的抚育更新工作 |
全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发源地的是()
A.长江中下游工业带 | B.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 |
C.环渤海工业带 | D.辽中南工业基地 |
引起北方地区黄河、海河、淮河、辽河历史上多次发生严重水灾的天气原因是()
A.春寒之际多暴雨雪 |
B.夏季七、八月份雨量集中,而且常以暴雨出现 |
C.秋末冬初,阴雨连绵 |
D.冬季降雪过多,气温又低,引起凌汛 |
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煤、石油、铁矿资源都丰富的是()
A.南方地区 | B.西北地区 | C.北方地区 | D.青藏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