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1993~2003年西伯利亚(即亚洲北部)沙果特湿地上空(1千米高度)空气样中CO2含量的变化观测统计图”。读图回答题。“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A.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多 |
B.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CO2少 |
C.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多 |
D.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CO2多 |
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
A.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 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 |
C.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 | 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
读图“鞍山市区图”回答13---15题。20世纪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高科技力量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A.存在生产协作联系 |
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 |
C.共用劳动力 |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
不符合鞍山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
A.传统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清洁生产 |
B.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
C.积极关停传统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D.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
图中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
B.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
C.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
D.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 |
到现在我还很清楚地记得1993年的那场黑风暴,只看见天边远远地升起了一大片灰黄色的云雾,那片云雾就如故事中描写妖怪出山那般,以非常迅疾的速度遮天蔽日地向我们村庄覆压过来。据此完成10~11题。“黑风暴”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①大风 ②过度垦荒 ③破坏植被 ④气候干旱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我国最容易出现文中描述现象的区域是()
A.塔里木盆地 | B.河西走廊 |
C.河套平原 | D.青藏高原 |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完成8~9题。表示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的序号是()
A.⑥ | B.⑦ | C.⑧ | D.⑨ |
①农业带的自然条件是()
A.气候温暖湿润 | B.热量充足 |
C.土地贫瘠 | D.市场广阔 |
读下图,完成6~7题。关于同一水文站在不同时间观测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时最大 | B.乙时最小 | C.丙时最小 | D.流量大小无法确定 |
自2003年下半年以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长江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的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
B.洞庭湖退耕还湖,水面面积大大增加 |
C.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调节作用 |
D.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