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进入2012年3月,那些原本怀着度过“一年中最美季节”的市民大失所望:连绵不断的阴霾天气加上仍在入侵的冷空气,让人感觉阴冷而又呼吸艰难。据统计,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不经过肝脏解毒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同时还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当大量有毒物质浓度急剧增加时,产生急性毒害作用,若空气污染物浓度低,在长期的作用下也会使人体产生慢性中毒。
材料二

(1)PM2.5来源广泛,有自然来源,也有人为排放。根据材料说明城市中PM2.5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北非的农牧过渡地带也是PM2.5浓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造成该现象的人为原因是_____                 _____。
(3)近年来PM2.5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___。 
(4)针对机动车大量增加造成的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高加索山脉很多山峰都很高大,许多山峰的绝对高度超过了海拔5000米,主峰海拔5642米,山上气候寒冷,终年积雪。大高加索山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1200米以下为阔叶林;1200—2200米为针叶林;2200—3000米为亚高山和高山草甸;2600—3500米为高山苔原;3000—3500米以上为冰雪带。
材料二:高加索地区局部图

1.甲乙两地1月均温相差明显,其中甲约6°C,乙约0°C,简析差异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和图分析该地河流广布的自然原因。
3.简析图示区域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4.简析高加索地区发展冶金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阅读图文资料,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9月20日,俄罗斯官方宣称经深海考察结果证实,北极的120万平方公里地区应属俄罗斯所有。美国、加拿大等国不仅公开表示不满,而且也纷纷采取新的抗衡举动。以北极为对象的地缘政治斗争从此将成为国际关系新的组成部分。
材料二:2004年7月28日,我国在挪威斯匹次卑根群岛 的新奥尔松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55′N,11°56′E)。

1.A、B、C三个国家中,地跨两洲的是国(填字母);人口超过1亿的是国(填字母),其中B国人口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2.北极地区降水量很少,但仍为湿润地区,这是因为
3.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海岸线曲折破碎,这是由于作用形成的。
4.斯匹次卑根群岛虽然地处高纬,但其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其最主要的成因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降水稀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向作用弱
C.暖流的影响 D.四周被海洋包围,受海洋的影响明显
5.关于北极黄河站、南极中山站(69°22′S,76°23′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黄河站盛行东南风,中山站盛行东北风
B.一年中,黄河站的极昼极夜时间短于中山站的极昼极夜时间
C.黄河站的自转线速度比中山站快
D.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6.估算黄河站至北极的距离约为
A.888千米 B.1230千米 C.2332千米 D.3664千米
7.简要说明北极科考的意义(至少二方面)。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比较,巴黎的气候特征(冬、夏气温,降水季节分配)有什么不同特点,并简述其成因。
(2)图中P、R两河中,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较大的是河,试分析其变化大的原因。
(3)图示区域冰川地貌广布,试举例说明
(4)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试分析原因。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试分析图中荆江河段为“地上河”的原因。
(2)简要分析洞庭湖沿岸水稻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
(3)根据甲省的资源状况,说明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及其理由。

读“中国东北部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图1)和“美国本土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洛杉矶沿岸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
(2)北京与底特律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3)两图气温年较差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中D地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地区______(大或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图1中A、B、C三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ABC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