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 )
| A.吸收太阳辐射时,使大气增温 | B.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
| 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 |
美国国家科学院称2012年地球将遭遇强太阳风暴袭击,其破坏力将远远超
过“卡特里娜”飓风,而且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在发
出警告的专家看来,太阳风暴届时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很可能是“多米诺骨牌式”
的,其影响力将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方面。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字母A、B、C分别代表的太阳大气层是()
A.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B.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C.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D.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本次太阳活动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有 ( )
| A.往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 |
| B.地球上某些地区出现降水异常 |
| C.扰动电离层、引起“磁暴”现象 |
| D.固定电话通迅受到影响 |
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 )
| A.英国、墨西哥 | B.挪威、芬兰 |
| C.意大利、西班牙 | D.印度、巴基斯坦 |
下列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 A.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
| B.往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 |
| C.煤、石油、天然气可以提供能量 |
| D.“磁暴”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
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来源于 ( )
| A.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
| B.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
| C.氦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
| D.铀等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 |
该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
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完成问题。
云量最多的地区是()
| A.赤道地区 | B.北纬20°地区 |
| C.北纬40°地区 | D.北纬60°地区 |
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云量 | B.大气厚度 |
| C.太阳高度(纬度) | D.通过的大气路径 |
据报道,中国有望在2013年发射自主火星控测器,因为2013年火星距离地球
最近,是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很好的时间窗口,我们现在的运载能力、测控能力也可以支持火星探测器发射。读下表,完成问题。
| 行星 |
质量 (地球为1) |
体积 (地球为1) |
平均密度 (g/cm3) |
公转 周期 |
自转 周期 |
四季 更替 |
| 地球 |
1.00 |
1.000 |
5.52 |
1.0年 |
23时56分 |
有 |
| 火星 |
0.11 |
0.150 |
3.96 |
1.9年 |
24时37分 |
有 |
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 )
| A.重力加速度大小 | B.公转周期长短 |
| C.表面温度高低 | D.昼夜交替周期长短 |
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 )
| A.有生命存在 |
| 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
| C.有昼夜交替 |
| D.是八大行星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 |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地球“液态水
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
① 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比较适中②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 地球处于一种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