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以及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韩国
1.5
0.6
0.9
尼加拉瓜
3.7
0.6
3.1
中国
1.71
0.66
1.05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____,其计算方法是________。
(2)A阶段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
(3)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低增长阶段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对照表中的数据,中国处于图中________ (填字母)阶段。由于我国大力开展________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已接近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为某季节某日地球上部分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节气为北半球的
(2)当太阳直射180°经线时,请在图中画出此刻夜半球(用阴影表示)的范围。(虚线为南北极圈)
(3)此时地方时与北京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1分)
(4)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N以北地区的正午日影都朝北
B.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
C.东北林海雪原吸引大批游客
D.广东可能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E. 北京的小学生正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5)若该日甲地(20°N,50°E)的昼长为13时14分,则乙地(20°S,130°W)的昼长为
日出时间是当地地方时

比较四幅图(注: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各图的晨线分别是:甲:经线,乙:弧,丙:弧,丁:弧。
(2)一年之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的日期是
(3)赤道上晨昏线相距经度度。理论上地球白昼和黑夜范围相等,但由于大气散射太阳光线的结果,地球上“天亮”的范围实际上比黑暗的地方
(4)这四幅图中,北半球昼大于夜的图是
(5)甲图中,北京是(月、日、时);丙图中,北京是(月、日、时)。

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沿图中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的地点选在A、B、C、D哪一处?()处。简述理由
(3)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瞭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
,若用现代化的手段动态监测森林火灾,最好采用          技术。
(4)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某同学因私自外出,在B处迷了路,请给他指出独自走出深山密林的最佳路线?
(5) 简要分析图中E城镇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读下面材料、三大自然区图及其面积、人口比例表,回答问题。

材料 田晓同学在他的作文《我的家乡》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1)图中A、B、C三地分别与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对应。
(2)B地区的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晓的家乡位于图中________区的________部,主要属________气候。
(4)西北地区与东北平原的纬度相当,但两地积温和无霜期相差很大,西北地区有些地方无霜期低于140天,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黄河流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所在省区重要的农业区,A 是 。简要分该区小麦单产高的原因是
(2)C河段初冬和初春会出现 现象,下列哪条河流有此现象()

A.尼罗河 B.莱茵河 C.松花江部分河段 D.伏尔加河

(3)F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分析该平原的形成原因。




(4)修水库会改变自然环境的一些特点。2004年秋季,渭河流域发生洪水泛滥,陕西人就怪罪于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请结合有关地理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分析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