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反应CO(g) + 2H2(g)CH3OH(g)的能量情况如图所示,曲线I和曲线Ⅱ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 应的ΔH=+91kJ·mol-1 |
B.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ΔH变小 |
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D.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则ΔH增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过氧化钠、烧碱、纯碱分别属于碱性氧化物、碱、盐 |
B.Cu、Al、Na可以分别用热还原法、热分解法和电解冶炼 |
C.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KNO3固体,铜粉可以溶解 |
D.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可加入Cu |
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此反应中硝酸体现强氧化性,全部被还原 |
B.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金属铁,不再发生化学反应 |
C.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之比为1∶4 |
D.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之比为1∶5 |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O2通入水中:3NO2+H2O=2H++2NO3—+NO |
B.用两个铜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H2O![]() |
C.SO2通入FeCl3溶液中:SO2+Fe3++2H2O=SO42—+Fe2++4H+ |
D.过量的CO2通入NaAlO2溶液中:2AlO2—+CO2+3H2O=2Al(OH)3↓+CO32— |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
实验事实 |
结论 |
A |
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 |
HClO酸性比H2SO4强 |
B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
C |
SiO2可以与NaOH溶液及HF溶液反应 |
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 |
D |
将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
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