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将纯Fe棒和石墨棒插入1 L饱和NaCl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接负极,N接正极,当两极产生气体总量为22.4 L(标准状况)时,生成1 mol NaOH |
B.M接负极,N接正极,在溶液中滴人酚酞试液,C电极周围溶液变红 |
C.M接负极,N接正极,若把烧杯中溶液换成1 L 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烧杯中产生蓝色沉淀 |
D.M接电源正极,N接电源负极,将C电极换成Cu电极,电解质溶液换成CuSO4溶液,则可实现在铁上镀铜 |
将适量的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继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元素是
A.S | B.Fe | C.Cl | D.N |
Na2O2是中学化学常用试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1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 |
B.将Na2O2粉末加入到饱和NaOH溶液中,OH-离子浓度一定不变 |
C.等物质的量的Na2O2与Na2O溶于等质量水中得到的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
D.等质量的Na2O2与Na2S晶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阴离子 |
已知中学化学中常见反应形式为:A+B=C+D+H2O,对于该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B.该反应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
C.C和D中至少有一种一定是盐类物质 | D.A和B不一定是酸和碱 |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SO2、NO2、CO2、SiO2 |
B.非电解质:液氨、氨水、液态氯化氢、过氧化氢 |
C.电解质:氯化铝、胆矾、无水酒精、硫酸钡 |
D.离子化合物:CH3COONa、Al2O3、Na2O2、CaC2 |
硝酸与金属反应时,还原产物可能是NO2、NO、N2O、N2或NH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有一定量的Al粉和Fe粉的混合物与100mL稀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任何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的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与HNO3反应后,Fe元素的化合价为+3 |
B.D→E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
C.纵坐标A点数值为0.008 |
D.纵坐标B点数值为0.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