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古东部,松辽平原西北部,目前大部分草地都已沙化。
材料二:1991~1996年,我国某研究机构在科尔沁沙地进行了放牧试验,试验分为3个放牧强度进行,即重牧(HG)(6只羊/公顷)、中牧(MG)(4只羊/公顷)、轻牧(LG)(2只羊/公顷),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植被的影响;左图为不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度变化示意图,右图为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场高度变化图。
(1)在放牧试验的最初2年,各放牧强度的物种丰富度均呈现 趋势;不同放牧强度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但从第3年开始, 区的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
(2)三种放牧强度中, 使草层高度明显下降; 使草层高度有所增加。
(3)材料二表明人们采用的环境管理手段是 (技术或生物或管理)。
(4)分析科尔沁草原沙化的主要原因。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是衡量霾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甲图为天津市2014年四季PM2.5平均日变化分布图,乙图为 2014年1月一次霾天气分布状况和天气形势图,丙图为该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读图完成下题。
(1)甲图中,代表冬季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甲图,关于四季PM2.5变化曲线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早晨峰值出现在6至9时左右,与人类活动相关
B.受大气运动影响14时前后出现低值
C.PM2.5曲线变化与气温变化规律相同
D.各个季节的曲线呈双峰变化
(3)根据乙图,分析图示天气形势对我国中东部霾天气的影响。
(4)对比该市NOx和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西南某省份为大力种植橡胶,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橡胶林涵水能力很差,为保证橡胶产量,需要扩大间距,控制单位面积植株数。下图为原生态林和橡胶林的水循环示意图。
指出橡胶林涵养水源能力很差的表现,并分析原因。
【地理—自然灾害防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霜冻是指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现象。春季最后一次霜冻出现的日期称为终霜冻日。下图示意我国某省等高线和终霜冻日分布。
(1)归纳该省终霜冻日的空间分布特征,简述主要影响因素。
(2)请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帮助当地农民减轻霜冻灾害。
(10分)【旅游地理】
材料一青海省是我国旅游资源的“大省”和“富省”,但是2011年其旅游总收入仅2.3 亿元,为江苏省的1/56。
材料二2011 年入青海省国内游客构成。
位次 |
1 |
2 |
3 |
职业构成 |
专业/文教科技人员 |
企业管理人员 |
工人 |
旅游目的 |
休闲/观光/度假 |
商务 |
探亲访友 |
主要客源地 |
甘肃 |
陕西 |
四川 |
(1)材料中反映出的青海省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有哪些?(4 分)
(2)从表中可以看出,作为青海近邻的西藏入青旅游的人却很少,分析其原因。(6 分)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09月22日《农民日报》“秋雨绵绵落华西”——2014年9月7日以来,一场接一场的秋雨接踵而至,四川陕西等地迎来今年时间最长的一次降水过程,局地发生暴雨洪水灾害。(华西秋雨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主要指渭水流域、汉水流域、重庆、四川等地区的秋雨)。陕西当地俗称“秋淋”,四川等地也有“你有万担粮,我有秋里墒”之说。
材料二雅安市是中国四川省中部偏南下辖的地级市,素有“川西咽喉”、雅安自古多雨,有西蜀天漏之说,俗语“雅无三日晴”,号称雨城。
材料三甲图为华西秋雨成因示意图,乙图为雅安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表1:雅安气候资料。
甲图乙图
表1:雅安气候资料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平均气温 |
6.3 |
7.7 |
11.6 |
16.8 |
20.8 |
23.3 |
25.1 |
24.9 |
21.0 |
16.7 |
12.4 |
7.8 |
平均降水 |
20.8 |
31.9 |
50.9 |
93.0 |
129.4 |
181.0 |
369.5 |
433.6 |
206.6 |
98.3 |
56.5 |
20.9 |
降水天数 |
13.3 |
16.1 |
18.6 |
17.8 |
19.1 |
19.3 |
20.1 |
18.8 |
20.8 |
20.4 |
16.3 |
12.6 |
(1)根据表格描述雅安气候特征
(2)据图甲、图乙,分析地形与雅安“雨城”形成之间的联系
(3)简述华西秋雨对四川省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