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探究:
晓丽想要探究“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压强规律”,她首先做了如下实验:
如图,将托盘天平的左盘扣在支架上,调节天平平衡后,将一袋绿豆源源不断地从同一高处撒到左盘上,发现天平指针偏转并保持一定角度,左盘受到一个持续的压力.
容器中气体分子碰撞器壁的现象与上述实验现象十分相似.可见,容器中大量气体分子不断碰撞器壁时也会产生一个持续的压力,而 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就是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压强.
(1)上述过程中运用的科学方法主要有 法.
(2)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①晓丽对该问题进行了如下简化:
a、容器为长方体;
b、容器中的气体分子不发生相互碰撞;
c、容器中气体分子分为6等份,每一等份中所有气体分子均与器壁的一个内表面垂直碰撞;
d、所有气体分子的速度均等于它们的平均速度v;
e、所有气体分子与器壁的碰撞均为完全弹性碰撞(详见②中“c”).
②已知每个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单位体积中的气体分子个数为n0.晓丽推导出了气体分子的数学表达式.她的推导过程如下:(请将推导过程填写完整)
a、单位体积垂直碰撞到任一器壁的气体分子数n= ;
b、△t时间内垂直碰撞到某一器壁△S面积上的平均分子数△N= ;
c、由于是完全碰撞,因此△S面积上所受的平均压力F与△t的乘积为:F△t=△N•2mv;
d、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压强公式为:P= .
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时,小明同学分别按图(a)、(b)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图(b)中电阻R是他选择替代图(a)中并联电阻R1和R2的电阻,则选择的电阻R应满足:在保持不变时,电流表A3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相同(选填“A1”或“A2”)。这里所用的科学方法是。
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伏,通过它的电流为0.6安,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库,其电阻为欧。当通过它的电流为0.3安时,该导体的电阻为欧。
2013年12月1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成功在月球软着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总质量近3.8吨,从地球到月球,其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所示,“嫦娥三号”四个腿都设计成了“大脚丫”,这是为了,“嫦娥三号”在月球上对月球表面的压强其在地球上对地面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其单位读作。一只杯子最多可盛质量为0.2千克的水,它一定(选填“能”或“不能”)盛下质量为0.2千克的酒精,如果用此杯子盛满浓盐水,则盐水质量一定0.2千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ρ酒精<ρ水<ρ盐水)
著名的实验向人们显示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是很大的;意大利科学家首先通过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实验表明大气压强的大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海拔高度越低,大气压强就越(选填“大”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