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分别发生于:
A.间期、末期 | B.前期、中期 |
C.间期、后期 | D.前期、后期 |
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传递效率为10%的理解,正确的是()
A.某一营养级约有10%的个体被下一营养级吃掉 |
B.某一营养级约有10%的能量流到下一营养级 |
C.最顶部的消费者的能量约占生产者![]() |
D.分解者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 |
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该奇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 B.温度 | C.湿度 | D.海拔高度 |
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而形成集群,这种分布型属于集群分布 |
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达到K值时![]() |
C.对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
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是依据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结构 |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惊世的“撞机事件”,自此次恐怖活动之后,美国国会议员又遭受了“炭疽热”的侵扰。请分析“炭疽热”的病原体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
A.生产者 | B.消费者 | C.分解者 | D.以上都不是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 |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能形式散发到大气中 |
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 |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