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 B.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
|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 D.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
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 “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发展 |
| C.城市化进程 | D.社会生活的变迁 |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说:“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工具。这段话中两次提到的“革命”的含义是
| A.将印度完全变为英国的殖民地 | B.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 |
| C.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 D.初步构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全球通史》中写道:“l7世纪和l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l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 B.工业革命的需求 |
| C.中西交流的加强 | D.世界市场的形成 |
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安格森.麦迪生:《世界经济千年史》
| A.16世纪后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 |
| B.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
| 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 |
| 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之势 |
新航路的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促进的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增长 |
| B.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开始疯狂的海外殖民掠夺 |
| C.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互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
| 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