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是多种酸性污染气体溶于大气中的水分后,产生硫酸或硝酸等化合物,然后随着雨点降落下来而成。某生物探究小组为了解酸雨对陆生植物的影响,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方案。
(1)目的原理:大气中的SO2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实验室中以SO2模拟酸雨,研究不同SO2量对两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从而了解自然界中酸雨对植物的危害。
(2)实验材料
①实验装置如下图。

②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SO2气体、气体流量计(控制充气量)、蒸馏水、植物培养液等。(3)实验步骤
①取5套实验装置并编号,设立                             
②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发芽后,取已长出一片真叶的幼苗若干株,分别直立于盛有植物培养液的玻璃皿中,并放入各实验装置的容器内,如上图所示。
③按图装配好实验装置。
                                                                   
⑤关闭实验装置活塞,将装置置于                               的环境下,在第5天统计各组两种幼苗的死亡数,并计算死亡率。
(4)实验结果:
①实验结果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SO2
C1
C2
C3
C4
C0
死亡率(%)

0
10
40
80
0

0
0
20
40
0

②在下面画出直方图,比较甲、乙两种植物幼苗的[ZZ3]存活率。
(5)讨论:从结果可知,                                          
(6)实验拓展:[HT]在“酸雨对陆生植物影响的模拟实验”的研究中,除本试题的“方法”与“指标”外,请你另外设计方案,填入下表。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Ⅰ.“宁夏红”枸杞果酒是利用新鲜枸杞为原料,采用传统酿造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酿制而成。如图是某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枸杞果酒生产工艺进行考察后,绘制出的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据图回答:
(1)枸杞果酒制作过程中,果酒的颜色会随着发酵时间而逐渐加深,这是因为
(2)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酸杆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理由。



Ⅱ.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时,加一定量的“酒药”与米饭混匀后置于一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在中间要挖一个洞,加盖并简单密封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18~25℃左右)12 h即成。现请你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先将米煮一煮的目的是
要冷却后再加“酒药”的原因是
(2)在米饭中央挖一个洞的目的是

(3)俗语“一坛子好酒叫你弄酸了”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会做事,这句话背后蕴含了什么生物学原理?

以下是制作果醋的流程示意图。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请用文字或化学反应式写出产生醋酸的原理


(2)某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装置。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主要是在流程图中的_________阶段通入无菌空气;排气口排出的主要是________。

(3)在酒精发酵阶段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总反应式)。
(4)若发现此过程中装置内温度有所上升,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5)醋酸菌将葡萄糖或乙醇转化成醋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之后,人们试图从模型出发说明DNA是如何传递遗传信息的。当时推测可能有三种方式如图l。1958年,Meslson和Stahl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追踪由15N标记的DNA亲本链的去向。他们的实验过程大致是: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DNA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均为15N—DNA(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I和Ⅱ)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2所示。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预期实验结果和相应结论:
(1)预测a:如果与对照相比,子代Ⅰ能分辨出1轻1重两条带,则可排除
复制。
预测b:如果子代Ⅰ只有l条中等密度带,则可以排除全保留复制,不能确定复制。
预测c:如果子代Ⅰ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再继续做子代Ⅱ的DNA密度鉴定。若子代Ⅱ可以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确定为复制。
(2)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规则的结构,其分子的多样性是由决定的。
(3)某DNA分子有2000个脱氧核苷酸,已知它的一条单链上碱基A:G:T:C=1:2:3:4,若该分子复制一次,则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
个。

(8分)图1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图2为对某一家族中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甲病)和另一种遗传病(乙病)调查后得到的遗传系谱图。调查发现Ⅰ-4的家族中没有乙病史。试回答(以A与a、B与b依次表示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及等位基因)。

(1)图1中①发生在____________复制时期,②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
(2)若图1正常基因片段中的CTT突变成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一定改变?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病属于_______________遗传病。
(4)若Ⅲ-2与Ⅲ-3婚配,其后代U患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U同时患两种病女孩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
(5)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可以用法则来表示。

(8分)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其特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原因是F1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基因通过自由组合,或者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
(2)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类。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组。
(4)通过矮杆抗病Ⅱ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