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周恩来在民族工作座谈会上:“中国的民族宜合不宜分。我们应当强调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反对民族分裂,民族‘单干’。……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建立起我们宪法上所要求的各民族真正平等友爱的大家庭。”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道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本质 | B.指出了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
| C.推动了爱国统一战线的迅速发展 | D.蕴含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地位 |
下列四个影片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其中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敌为主题的是()
①《地道战》 ② 《血战台儿庄》 ③《铁道游击队》 ④《小兵张嘎》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
|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
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在应该填写()
| A.南昌起义 | B.土地革命 | C.遵义会议 | D.中共七大 |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 000人,年底发展到10 000人。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
|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 A.北伐军进军湖南 | B.湘赣边秋收起义 |
| C.第五次反“围剿” |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