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辜鸿铭的学者,他出生在南洋的印尼,读书在英国,取了个日本的东洋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部长,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是东洋、官在北洋”的奇人。他的人生阅历主要反映( )
| A.清政府积极派送留学生 | B.中国人和日本人通婚和睦 |
| C.近代中国社会对外开放 | 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
西方殖民者入侵前,下列有关亚洲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中国清朝统治者强化封建专制
② 日本正处在德川幕府统治下,实行锁国政策
③ 奥朗则布推行宗教迫害政策,莫卧儿帝国四分五裂
④ 朝鲜阶级矛盾、朋党之争尖锐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美国独立战争的最大特点是 ( )
| A.人民群众广泛参加 | B.斗争艰苦曲折 |
| C.取得了最后胜利 | D.民族独立与资产阶级革命有机结合 |
从《独立宣言》倡导的“如果遇到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等内容上看,此时美国社会思想发展的最大特征是( )
| A.学习和引进欧洲各国先进思想 | B.独立创造自己的思想体系 |
| C.把引进思想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 D.以社会需要自建思想体系 |
北美独立战争的导火线是 ( )
| A.来克星顿枪声 |
| B.波士顿倾茶事件 |
| C.萨拉托加事件 |
| D.三级会议的召开 |
之所以称《独立宣言》是第一部“人权宣言”,主要是因为它最早 ( )
| A.提出了民族独立的观点 |
| B.阐述人权、自由和平等原则 |
| C.揭示殖民统治的黑暗性 |
| D.否定封建等级制和君主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