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历史这样回答他(   )。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这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这是美国参谋长布莱德雷对哪次战争的认识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朝鲜战争
C.越南战争
D.中东战争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杜鲁门总统命令美国海军、空军向南朝鲜提供援助,同时向台湾海峡派遣第七舰队向台湾提供军事保护,并打着联合国招牌纠集15国出兵朝鲜的目的是

A.通过武力方式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
B.维护世界和平
C.实现霸权的需要
D.摆脱国内经济危机

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一个明确、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由于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国共合作的实现
C.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认识
D.中国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

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化革命论》
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抗这种潮流。”这种“潮流”是指

A.新文化运动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马克思主义传播 D.社会主义革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