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
学者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20世纪)……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是指( )。
A.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
B.生产和贸易全球化 |
C.世界市场一体化 |
D.国际分工日趋明显 |
下列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
C.世界贸易日益走向制度化 |
D.经济全球化影响日常生活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建立、1993年欧盟成立、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这些主要表明 ( )。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减弱 |
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
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
D.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 |
2011年8月5日,《爱尔兰时报》在评价某组织时说它“正面临一个十字路口,一条道路通向政治影响深远的进一步融合,另一条通往无序瓦解的暗谷。如果半个世纪的融合以突然解体告终,欧洲经济和政治版图将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动荡。”这个组织是( )。
A.北约 | B.华约 | C.欧共体 | D.欧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