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以来,直至清朝前期,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最突出特点是( )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激烈 |
B.国家的统一和分裂相交替 |
C.专制皇权的日益强化 |
D.专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日益激化 |
有一首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民谣反映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B.乡镇企业的崛起 |
C.农业合作化的深入开展 | 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上海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当时都要凭票供应,为了分到一张票,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才能轮到一个。这反映了当时的上海
A.工业化已初具规模 |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
C.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 | D.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
下图为1958-1962年我国部分省区灾区非正常死亡人口统计:(资料数据来源费正清主编《新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阅读上表数据。你认为造成高比例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 B.战争因素 |
C.严重左倾错误政策 | D.疾病与公共卫生事件 |
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 | B.手工业合作化 | C.“一五”计划 | D.土地改革 |
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