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曾说:“它是无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的英勇的然而没有成功的尝试。” “它”是指
| A.第一国际 |
| B.巴黎公社 |
| C.十月革命 |
| D.五四运动 |
《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这一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
标准 |
| 1900~1909年 |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
| 1910~1919年 |
敢于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 |
①西方文化的传入②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③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④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已的头脑思考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他们的思考更侧重于
|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 B.与上帝直接对话 |
| 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 D.批判神权统治 |
韦尔斯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
| B.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世幸福 |
| C.挑战王权,提高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 |
| D.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切的尺度 |
1964年10月2日晚上,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首次隆重上演由三千多人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其中第二场的主题是“星火燎原”。下列评论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舞蹈《秋收起义》见证了中共由城市到农村革命中心的转换过程 |
| B.歌曲《星星之火》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
| C.舞蹈《井冈山会师》的发生地是中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 D.歌舞《打土豪分田地》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革命的力量源泉 |
“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抨激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这是作者对哪本(篇)著作的自我评价?
| A.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 B.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
| C.鲁迅《狂人日记》 | D.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