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写信批评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他引用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此,这句话就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代表性表述。“星星之火”喻指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B.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开展 |
| C.井冈山道路的开辟 | 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
下列表格反映了英、美两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阅读此表,你认为以下分析中,最具有说服力的是 ( )
| 年份 |
英国 |
美国 |
| 1840年 |
45% |
11% |
| 1870年 |
32% |
23% |
| 1910年 |
14% |
35% |
①19世纪中期,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②19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工业生产逐步下降,缘于殖民地的巨额利润阻碍了这个国家的创新精神
③20世纪初,美国取代了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④美国之所以后来居上,关键的因素是南北战争废除了黑奴制度,扫除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大障碍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7世纪40年代初,中国与西欧某国都爆发了大规模的人民革命,对于这一现象的分析,下列结论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从直接目的来说,两国革命都旨在推翻封建专制王朝 |
| B.从参加者来说,两国农民都是革命主力军 |
| C.从初步结果来说,两国革命都推翻了当政的君主 |
| D.从深远意义来说,两国革命都促进了社会重要的转型 |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果从现代化角度去重新审视它,下列评价中较为客观的一项是 ( )
| A.沉重打击清朝封建统治,加速社会转型 |
| B.制定《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 |
| C.引入西方基督教思想,有利于“平均观念”的传播 |
| D.仍无摆脱旧式农民起义模式,不宜评价过高 |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明比较》一文中指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一直证明是人类发展的里程碑……”古代史上,同中国有过密切交流的地区或民族,按先后排列应该是 ( )
| A.阿拉伯—大秦—东非—印度 | B.大秦—印度—阿拉伯—东非 |
| C.印度—阿拉伯—大秦—东非 | D.东非—印度—阿拉伯—大秦 |
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中,丞相一职的演变经历了“秦汉由一人担任——隋唐分为三省——北宋相权分散在各个部门——明代废丞相,相权分给六部”,这种变化不能说明的是
( )
| A.皇权专制主义的不断强化 | B.丞相职责与工作内容不断细化 |
| C.皇权与相权矛盾的不断激化 | D.封建政治制度趋向于民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