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写信批评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他引用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此,这句话就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代表性表述。“星星之火”喻指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B.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开展 |
C.井冈山道路的开辟 | 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
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这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任何政府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法国大革命初期,各地人民组织自治政府,政权落入国民会议手中。以上史实体现的政治主张是()
A.主权在民 | B.三权分立 | C.议会制度 | D.社会契约 |
英国《权利法案》是对《大宪章》的继承与创新。其“创新”主要体现在()
A.限制国王的权力 | B.确立君主立宪 | C.形成了两党制度 | D.确立责任内阁制 |
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
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力 |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
(1)选取一幅宣传画,说明其反映的历史信息。(2分)
图画序号 |
反映的历史信息 |
(2)“国”字传统写法是园,但在图片三中却写为“圆 (口内一个民字)”,并认为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说明这个创意表达的思想观念,解释其社会原因。(5分)
材料二下图是近代某国国家结构及运作示意图
(3)图中所示政体的理论根据是什么?(1分)在我国近代史上是怎样得以体现的?(2分)有人认为在近代中国“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这一观点的?(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