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朝中社19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2011年12月17日8时30分现场指导途中因积劳成疾在列车上不幸逝世,韩国欲借此事改善朝韩关系。朝韩矛盾由来已久,它的根源是朝鲜半岛的长期分裂。导致当时朝鲜半岛分裂的罪魁祸首是
| A.日本侵略 | B.美苏冷战 | C.朝鲜内部矛盾 | D.朝鲜内战 |
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
|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
|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
|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
某回忆录记载:“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上述现象发生于( )
| A.国民革命时期 | B.抗日战争时期 |
| C.解放战争时期 |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中共洛川会议提出:“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应该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应该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只要真能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疑义的。”从材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A.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
|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 C.国民政府已正式对日宣战,全民族抗战开始 |
| D.中共中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
“……迨乎七七事变,倭寇侵凌。我军奋起抗敌,作战几遍中原。同志膺我军副参谋长之重责,五年一日,建树实多。不幸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漳河战役,率偏师与十倍之倭贼斗,遽以英勇殉国闻。得年仅三十有六。壮志未成,遗恨太行……”(摘自彭德怀的《左权同志碑志》)不能从上述碑志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是( )
| A.左权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 | B.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 |
| C.日军疯狂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 D.国共两党对左权牺牲同 |
日本军方战史关于二战时期中日军队作战情况的报告里写道:“热带森林内的战斗,原本是我军的特长,但在障碍物和猛烈的迫击炮火面前,则无法发挥威力,无论在哪一战场,都是由于敌人逐次渗透到侧背而被迫撤退。特别是由于敌机独占战场上空,发挥强大威力,……经常出现战况逆转。”材料中的“敌人”是指( )
| A.在华北敌后抗击日军的八路军 | B.淞沪会战中的国民革命军 |
| C.海南岛中共琼崖抗日游击队 | D.中国入缅作战的远征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