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
用一片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制成临时装片,滴加有适量红墨水的0.3g/ml蔗糖溶液,用低倍镜观察装片中的苔藓的细胞,如右图所示状态。①、②会是什么颜色?如果想将位于右上方的一个细胞进一步放大观察,应该怎么操作?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① |
② |
操作的步骤 |
|
A |
绿 |
无色 |
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换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换上平面镜 |
B |
绿 |
红 |
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换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换上凹面镜 |
C |
红 |
无色 |
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换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换上平面镜 |
D |
红 |
红 |
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换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换上凹面镜 |
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
B.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
C.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9℃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
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
C.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ATP的酶 |
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
C.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
D.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
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CO2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光强(mmol光子/![]() |
0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
龙眼 |
光能得用率(%) |
- |
2.30 |
2.20 |
2.00 |
1.80 |
1.60 |
1.50 |
1.40 |
1.30 |
1.20 |
净光合速率(umol CO2 /![]() |
-0.60 |
2.50 |
5.10 |
6.55 |
7.45 |
7.90 |
8.20 |
8.50 |
8.50 |
8.50 |
|
芒果 |
光能得用率(%) |
- |
1.20 |
1.05 |
0.90 |
0.85 |
0.80 |
0.75 |
0.70 |
0.65 |
0.60 |
净光合速率(umol CO2 /![]() |
-2.10 |
1.10 |
3.70 |
5.40 |
6.50 |
7.25 |
7.60 |
7.60 |
7.60 |
7.60 |
A.光强大于0.1mmol光子 /,随光照增强两种果树的光能利用率逐渐减少
B.光强小于0.5mmol光子/,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叶绿素含量
C.光强大于0.7mmol光子/,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因素是CO2浓度
D.龙眼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大于芒果,但龙眼的最大总光合速率反而小于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