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金门大桥是“4+4”八车道模式,由于上下班车流在不同时段出现两个半边分布不均的现象,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一个年轻人建议把原来“4+4”车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6+2”或“2+6”模式。整个桥面的车道仍是八车道,但堵车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个金点子为当地政府节约了再造一座大桥的上亿资金。故事告诉我们( )
①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现有资源比开发资源更重要
③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部分功能时常大于整体功能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曾几何时,人们普遍推崇“工作着是美丽的”,把追求生活品位的行为斥为“小资产阶级情调”。如今,人们开始崇尚“美丽地工作着”,大胆地追求生活品位。这表明
A.立场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必然不同 |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
C.享乐主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 |
D.社会意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说:“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只兔子,一会儿抓那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我只能抓一只兔子,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这一论述蕴含的哲理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B.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
C.要首先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民谚“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永恒的 |
B.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
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 |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在疾病之前,你是健康的;在禁锢之前,你是自由的;在苦难之前,你是幸福的……这很简单。不幸的是,你总是感觉到前者,回忆到后者。”这启示我们要
A.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 B.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
C.重视量变,注重积累 | D.立足整体,兼顾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