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双缝干涉实验时,要增大屏上相邻亮条纹之间的距离,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A.减小双缝到屏的距离 B.增大光的频率 C.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D.增大光的波长
(2)某同学在做“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实验时,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第2条亮纹的中心时(如图甲中的A),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第6条亮纹的中心时(如图丙中的B),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已知双缝间距d=0.5mm,缝到屏的距离L=1m.则:
①图乙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________cm. ②图丁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________cm.
③所测光波的波长为___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现在要测描绘“6V,3w”的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备有如下器材:
A.电压表 V1(量程10V,内阻约10KΩ)
B.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约10KΩ)
C.电流表 A1(量程0.6A,内阻约为1欧姆)
D.电流表 A2(量程3A,内阻约为1欧姆)
E.滑动变阻器R1(0~5Ω,1A)
F.电源E(E=6V,r≈1Ω)
G.单刀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电压表选 电流表选 (填字母代号)
(2)设计出实验电路(画在方框中).
如图所示是测定电流表内阻的实验电路图,电流表的内阻约为120Ω,满偏电流为500μA,用电池作为电源.
(1)实验室配有的可变电阻为:
A.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Ω |
B.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9Ω |
C.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200Ω |
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20kΩ |
在上述配有的可变电阻中,电路中R应选用 ,R1应选用 .(填字母代号)
(2)某学生进行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先将R的阻值调到最大,合上S1,调节R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转到满偏刻度
②合上S2,调节R1和R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指到满偏刻度的一半
③记下R1的阻值
指出上述实验步骤中的错误: .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和U﹣I图象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1所示在闭合开关之前为防止电表过载而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应放在 处
②现备有以下器材:
A.干电池1个
B.滑动变阻器(0~50Ω)
C.滑动变阻器(0~1750Ω)D.电压表(0~3V)
E.电压表(0~15V) F.电流表(0~0.6A) G.电流表(0~3A)
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电流表应选 ,电压表应选 .(填字母代号)
③如图2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U﹣I图象.由此可知这个干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学习小组探究一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大小,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现已完成部分导线的连接.
(1)实验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请按此要求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在图中完成余下导线的连接;
(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记录: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电压U(V) |
0 |
0.30 |
0.60 |
0.90 |
1.20 |
1.50 |
1.80 |
2.10 |
2.40 |
2.70 |
电流I(A) |
0 |
0.10 |
0.20 |
0.28 |
0.35 |
0.40 |
0.45 |
0.48 |
0.50 |
0.51 |
请将剩余两个点描在图乙的坐标图中,并画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3)根据所画伏安特性曲线判断:
①将该灯泡直接接在一电动势为3V、内阻为1Ω的电源两端,小灯泡的功率为 W;(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②将 只相同的小灯泡并联后,与①中电源、以及一定值电阻R0=0.25Ω串联成闭合回路,可使灯泡消耗的总功率最大,最大值约为 W.(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
(1)用螺旋测微器量合金丝的直径,读数如图所示,可读出合金丝的直径为 mm;
(2)现有电源(E=4V,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0~50Ω),电流表(0~0.6A,内阻约为1Ω),电压表(0~3V,内阻约为3KΩ),开关和导线若干。该同学分别用电流表的两种不同接法测量合金丝的电阻,记录两组不同的数据如下:
实验一 |
||||||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电压U(V) |
0.80 |
1.20 |
1.60 |
2.20 |
2.50 |
2.80 |
电流I(A) |
0.10 |
0.15 |
0.20 |
0.27 |
0.31 |
0.35 |
实验二 |
||||||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电压U(V) |
0.80 |
1.20 |
1.60 |
2.20 |
2.50 |
2.80 |
电流I(A) |
0.09 |
0.13 |
0.18 |
0.24 |
0.28 |
0.31 |
①由数据可知,该同学采用滑动变阻器的 接法(填“限流式”或“分压式”);
②由数据可知,利用 (填“实验一”或“实验二”)的数据计算所得结果更接近合金丝电阻的真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