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市政府针对群众反映的“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出行难”、“贫困家庭生活难”、“治安难”这“六难”,决定开展“助业”、“助房”、“助学”、“助行”、“助困”、“助安”这“六助”行动。市政府要求各职能部门在开展“六助”行动中必须注重实效,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把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并把这“六助”行动的主要任务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公开向全市人民承诺。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该市政府是怎样做到对人民负责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 年 4 月 20 日 8 时 02 分,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 . 0 级地震。地震的发生给我们雅安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许多人痛失亲友,家园毁损严重。天崩地裂的地震带来的不仅是伤痛,更给我们以哲学的思索。
材料一:从四川汶川地震到云南盈江地震,从海地地震到日本特大地震再到雅安芦山地震,近年来,地震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地震造成的伤害和苦难使人们对地震预报产生了疑虑。然而,关于地震预报,研究人员永不言弃,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未发现非常有效的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但绝大部分科学家坚信,地壳的运动也会遵循其固有的客观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找到一种准确预测的方法,绝大部分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
l )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说明材料一中绝大部分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的原因。( 8 分)
材料二:“4·20”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要指示:地震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灾情就是命令,要在第一时间统筹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立即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国务院办公厅要求由于此次地震灾区处于河谷地带,空间十分有限,道路狭窄,交通不便,加之余震不断,如大量人员前往灾区,将给救灾和安全工作带来新的困难,要求志愿者不要自行进入灾区;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同时加强地震监测,切实防范余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全工作。李克强总理在重灾区龙门乡时安慰受灾民众“别伤心,我们灾后重建,新家会比以前更好”。尽管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灾区重建工作也困难重重,但我们相信雅安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2 )请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角度说明材料二体现了哪些哲学观点? ( 12 分)
材料三:党的十八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在这次地震中,尽管我们雅安受到了重创,但相信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有我们雅安人民的自强不息,坚强的雅安人民一定会建设一个更加美丽的雅安。
3 )请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为雅安灾后重建提出一些建议。(6 分,最少三条)

2012 年 11 月 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这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材料一: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总体布局问题一直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既有明确的指导方针,同时对总体布局的认识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步深化、不断完善。

(l ) 结合材料一,从生活与哲学“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发展历程的认识。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部分。当前,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部门职能交又、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消除体制性障碍,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2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寻觅社会真谛”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材料三:党的十八指出,要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 GDP 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为了追求政绩,一些地方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贪大求洋,搞一些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大广场、大马路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些不正确的政绩观,片面追求 GDP ,忽视将速度、效益统一,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忽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结合,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影响了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而且老百性怨声载道。对此,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再指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现,追求“绿色 GOP " ,不提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时的假政绩,坚持求真务实,切实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3 )请结合上述材料并从“探究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角度说明怎样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观。 ( 9 分))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
材料一: 2013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监视天气,保护生命和财产”. 随着气候变化的发展,天气观测和预报对于保障人类健康与安全、促进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空前上升。“气候无国界”,任何一场局部的气候都有可能演化成全球性事件,没有哪个国家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中国作出相应承诺积极承担减排责任,并且支持联合国在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材料二:2013年6月9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对拉美三国的访问及中美首脑会晤。两国元首同意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习主席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
(1)材料一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哪些相关知识?
(2)材料二说明我国坚持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
(3)习主席的精辟概括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的?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渝东南边陲的武陵山区,近几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运用政治生活道理根据题意完成表格

采取的措施
依据
县政府发展微型企业支持“草根”创业
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履行经济职能。县政府发展微型企业支持“草根”创业,促进增收带动经济发展。
县委坚持科学发展理念,提出“工业强县、林牧富县、旅游兴县、环境立县”战略

重庆市加大对酉阳教育资金扶持,着力打造酉阳人才成长平台

县人大和政府拥有自治权,制定了符合本地实际的政策法规。

重庆主城交通尤以沙坪坝“首堵”,为了摘掉“堵城”的帽子,沙坪坝区政府正加快道路改造扩大外部车流的分流,完善交通信号系统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通过媒体、“小手牵大手”活动提高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 加快构建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沙坪坝区的新跨越。
结合材料,从政府和公民两个角度分析解决沙坪坝首堵的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