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1)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 (填“甲”或“乙”)方案好些,主要理由是 。
(2)某小组的同学选用图甲的方案实验,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
B.将长约0.5m的纸带用小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后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
C.先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让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D.换几条纸带,重复上面实验。
E.在打出的纸带中挑选第一、第二两点间距接近2mm,且点迹清楚的纸带进行测量,先记下O点(第一个点)的位置,再从后面较清晰的任意点开始依次再取四个计数点A、B、C、D,求出相应位置对应的速度及其下落的高度。
F.将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G.根据以上测得数据计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对应的动能的增加量,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3)选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点为起点,A、B、C为三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0.02s,用最小刻度为mm的刻度尺,测得OA=11.13cm,OB=17.69cm,OC=25.9cm。这三个数字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是 ,重锤的质量为m=0.2kg,根据以上数据,求当打点针打到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 J;这时它的动能增加量是 J。(g取10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实验中往往出现重锤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 。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单摆的摆角应___________.从摆球经过_________开始计时,测出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用毫米刻度尺测出摆线长为l,用螺旋测微器测出摆球的直径为d.
(1)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测定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为g=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他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A.实验室处在高山上,离海平面太高 |
B.单摆所用的摆球太重 |
C.测出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误作为(n+1)次全振动的时间进行计算 |
D.以摆球直径与摆线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下列所给器材中的哪些?将你所选用的器材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A长1 m左右的细绳; B长30 cm左右的细绳; C直径2 cm的铅球;
D直径2 cm的铁球;E秒表; F时钟;
G.分度值是1 cm的直尺;
H.分度值是1 mm的直尺.
所选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对摆球偏离竖直线的要求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位同学用单摆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他将单摆挂起后,进行了如下步骤:
A.测摆长l:用米尺量出摆线的长度
B.测周期T:将摆球拉起,然后放开,在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同时将此次通过最低点作为第一次,接着一直数到摆球第60次通过最低点时,按秒表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t,算出单摆的周期T=
C.将所测得的l和T代入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算出g,将它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写入报告中去
指出上面步骤中遗漏或错误的地方,写出该步骤的字母,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所示为提高酒精纯度的蒸馏装置,请分析其工作原理,并说明工作流程。
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