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导致了欧洲社会的大变革,出现了“商业革命”。下列各项属于“商业革命”的是( )
A.西班牙、英、法等国纷纷进行海外探险 | B.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
C.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 D.物价上涨,封建地主地位下降 |
阅读 1850~1949 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对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年份 |
1850 年 |
1887 年 |
1914 年 |
1936 年 |
1949 年 |
人口数 (千人) |
414 699 |
377 636 |
455 243 |
510 789 |
541 670 |
人均收入(元) |
43.8 |
35.9 |
41.22 |
50.51 |
34.98 |
A.1850~1887 年人均收入降低与西方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有关
B.1887~1914 年人均收入增加与实业救国收回利权运动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以及辛亥革命有关
C.1914~1936 年人均收入增加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
D.1936~1949 年人均收入降低与日军侵华、官僚资本膨胀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关
、白吉尔在《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年)》中说:“……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在辛亥革命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②封建制度的终结 ③人民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④民国政府扶持民族工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913年张謇发表《宣布就部任时之政策》一文,对其一贯倡导之棉铁主义加以抒发,特别是:“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计所获益,良非浅鲜”。材料表明张謇()
①主张发展实业,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方面②代表了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主张 ③倡导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④力主对外开放,实现实业救国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自然经济出现瓦解②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③外资企业在中国开始出现④白银开始大量外流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
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